據中國地震臺網自動測定:2023年8月6日2時33分在山東德州市平原縣(北緯37.18度,東經116.34度)發生5.5級左右地震,最終結果以正式速報為準。
提高我們的防震減災意識
是減輕地震災害的有效途徑,
所以,
請時刻謹記避震六大原則!
01
因地制宜
正確選擇
根據自身環境及自身情況確定避震方法:
震時,每個人的處境和自身情況千差萬別,避震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。要因地制宜,不要一定之規。例如,是跑出室外還是在室內避震,就要看客觀條件:身處平房還是高層建筑內,房子是否堅固,室內有沒有避震空間,室外是否安全,等等。
一旦發生地震,要保持鎮靜,不要慌亂,及時采取就近避震原則。在具有抗震能力的房屋內,應就近躲避。在不具有抗震能力的房屋內,如能即刻跑出室外應及時逃往空曠地帶,小心墜物。
合理利用地震預警信息:
接到地震預警后,不要驚慌、害怕,要快速而又詳細的閱讀預警信息后及時采取相應避險措施。我們無法簡單地根據地震預警時間的長短,硬性規定該如何避險。面對險情,人們需要根據地震級別、所處環境和自身情況等進行判斷,選擇合適的逃生措施:如及時地關閉煤氣、電氣,就近躲避等。
02
行動果斷
切記猶豫
或就近躲避,或緊急撤離:
避震能否成功,就在千鈞一發之間,容不得瞻前顧后,猶豫不決。如身處平房時進行避震,更要行動果斷,或就近躲避,或緊急撤離,切勿往返。有的人跑出危房后又轉身回去救人,結果自己也被埋壓,記住只有保存自己,才有可能救助別人。
03
伏而待定
定而急出
伏地、遮擋、手抓牢:
我國古人秦大可在1556年陜西華縣8級地震后,總結了“率然聞變,不可疾出,伏而待定,縱有覆巢,可翼完卵”的經驗,也就是說,就近尋找安全地點,伏在地上等待地震結束最為安全。
這種避險方法在許多大地震中得到了驗證。美國的shake out網站也描述了地震最有效的三步避險方法,?DROP(伏地)、COVER(遮擋)、HOLD ON(抓牢)。
確認地震晃動結束后,要及時撤離到安全的地方。
04
聽從指揮?
不可擅動
公共場所要聽從指揮:
地震后,公共場所下應立刻停止教學、生產、交通等活動,采用就近避震原則或聽從相關責任人指令,安全有序的撤離。
在不了解公共場館內逃生路線的情況下,若是擅自行動、盲目避震,只能招致更大的不幸。
05
小開間
近水源
室內較安全的避震地點:
開間小、有支撐物的房間,如衛生間;內承重墻墻角;震前準備的避震空間;牢固的桌下或床下;低矮、牢固的家具邊等。
近水不近火:
地震避險時盡量靠近水源,不要接近明火。
地震發生時,房屋建筑破壞時會產生濃烈的煙塵,也可能發生火災,亦或被困在建筑物中需要等待救援,這些情況都需要有水來濕潤衣物或者飲用,因此,避險地點盡量靠近水源。
06
跑樓梯忌電梯
莫跳樓
地震避險時要注意:
地震發生后,不可乘坐電梯,更不可以跳樓逃生,要選擇安全通道迅速撤離。
如果震時在電梯里,應盡快離開;即使住在一、二層樓,也不要選擇跳樓逃生,跳樓不僅會造成骨折等傷害,還會被高處墜落的重物砸傷。
(來源:山東省應急管理微信公眾號?中國地震臺網)
1990年分配到北京紅星醫院(國家體委科研所整體治療住院部,現大興區中西醫結合醫院),師從國內骨傷科…
師從于老一輩豐盛骨傷科知名專家張家騏。擅長手法結合中藥治療骨傷骨折、頸椎病、腰椎間盤突出癥、肩周炎、…
本科學歷,北京針刀醫學會常務委員,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常務理事,從事中醫骨病臨床工作45年余;擅長診…
本科學歷,畢業于吉林醫學院臨床專業。先后在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、北京市仁和醫院任骨科專家、科主任等…
總結形成了針刀-手法-康復鍛練三維療法和物理治療-注射治療-微創手術三階梯疼痛治療方案,治療頸椎病、…
擅長肩、膝關節鏡手術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,半月板損傷,前后交叉韌帶斷裂;肩袖損傷,盂唇損傷,肩峰下撞…